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
-
-
-
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系列报道之五:出实招精准治理 南明河还清于民

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系列报道之五:出实招精准治理 南明河还清于民

  • 分类:行业新闻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09-20
  • 访问量:

【概要描述】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系列报道之五:出实招精准治理 南明河还清于民 清水河是乌江一级支流,新庄以上称南明河,流经贵阳市人口最为密集、商业最为活跃、生产生活最为集中的区域。随着工业化、城市化快速推进,南明河流域生态“欠账”增多,污染严重、水质恶化,中心城区段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,成为一条“失去生命的河流”。南明河治理既是环境问题,更是百姓关切。   近年来,贵阳市委、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,在省委、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坚决扛起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政治责任,以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为抓手,持续推进南明河流域综合治理,投入治理资金75.91亿元,新建18座污水处理厂,改造19条排水大沟。截至目前,南明河全流域25处黑臭水体全部消除,7条主要支流水质全部达标,溢流问题基本得到解决,中心城区段水质稳定达到Ⅳ类,部分区域达Ⅲ类及以上,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。 治理后的南明河 一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,坚持以重点流域治理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  紧盯污水直排突出问题,严守河湖生态红线。易地搬迁贵钢、贵铝、水泥厂等污染排放大户,采取“截污治污为前提,消除内源污染为保障,提升两岸环境质量为补充,恢复生态自净能力为根本”技术路线,实施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,沿河道打造湿地公园、休闲广场、滨水空间,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把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变成为百姓谋福祉的过程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   二、突出分散处理,着力改善中心城区水生态环境   按照“适度集中、就地处理、就近回用”原则,优化污水处理厂布局,在居民集中居住的老城区,就地就近修建污水处理厂,同时要求新建小区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。对排污大沟实施清污分流等整治工程,改造排口263个,新建污水管网65公里,分离清水入河、污水入管,推动原有“末端兜底”向“前端减量、沿途分处”转变,南明河流域污水处理能力从试点前的99万吨/日提高至165.08万吨/日。将达标尾水作为生态景观用水回补南明河,每天向全流域提供150万吨生态补水,排污大沟每日分出清水3.6万吨入河,每年可节省跨域调补水资源5亿吨,有效解决核心段淤积重、水变黑、臭味浓等突出问题,河流自净能力得到强化。   三、注重集约高效,实现生态价值、经济价值、社会价值   坚持土地集约、资源利用、环境友好,新建的18座污水处理厂中有14座采用下沉式,地下修建污水厂,地上修建商业综合体、公园广场、学生公寓、体育场等设施,在有效解决传统地面厂臭气重、噪声大、防护距离不足的同时,节省管网建设、征地投资约15亿元,节省建设用地163.5亩,提升了污水处理设施综合利用价值,实现了城市生态“负资产”向“正资产”的转变。   四、挖掘流域文化,引领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新风尚   南明河沿线坐落着甲秀楼、翠微园、文昌阁等一批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,以及民族文化宫、贵阳大剧院、贵阳美术馆等一批现代文化地标。贵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脉和生态资源,将沿线山水、人文景观串联起来,把流域文化元素融入到群众休憩休闲的生活空间,建设六广门记忆馆、再生水科普馆等一批文化及科普教育基地,高标准打造了一批滨河风光,进一步彰显南明河人文底蕴,实现了文化特色与水城人景合一。   五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,全力打好南明河综合治理的人民战争   牢固树立宗旨意识,坚持党委领导、政府负责、社会协同、全民参与,发动群众参与整治、监督,每年发动近万名环保志愿者和市民开展“行走南明河”“保护母亲河”等活动,鼓励群众通过12369热线、“百姓拍”APP等多种渠道反映环保“痛点”,让市民“不做旁观者,要做参与者”。建立河湖大数据、“两湖一库”重要水源地监管平台,运用卫星遥感、无人机等,对河道和重要排污口精准监管。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技术、管理和资金等优势,2014年以来引入社会资本96亿元全程参与流域整治、运行和维护。  

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系列报道之五:出实招精准治理 南明河还清于民

【概要描述】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系列报道之五:出实招精准治理 南明河还清于民

清水河是乌江一级支流,新庄以上称南明河,流经贵阳市人口最为密集、商业最为活跃、生产生活最为集中的区域。随着工业化、城市化快速推进,南明河流域生态“欠账”增多,污染严重、水质恶化,中心城区段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,成为一条“失去生命的河流”。南明河治理既是环境问题,更是百姓关切。

 

近年来,贵阳市委、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,在省委、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坚决扛起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政治责任,以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为抓手,持续推进南明河流域综合治理,投入治理资金75.91亿元,新建18座污水处理厂,改造19条排水大沟。截至目前,南明河全流域25处黑臭水体全部消除,7条主要支流水质全部达标,溢流问题基本得到解决,中心城区段水质稳定达到Ⅳ类,部分区域达Ⅲ类及以上,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。



治理后的南明河

一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,坚持以重点流域治理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

 

紧盯污水直排突出问题,严守河湖生态红线。易地搬迁贵钢、贵铝、水泥厂等污染排放大户,采取“截污治污为前提,消除内源污染为保障,提升两岸环境质量为补充,恢复生态自净能力为根本”技术路线,实施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,沿河道打造湿地公园、休闲广场、滨水空间,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把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变成为百姓谋福祉的过程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 

二、突出分散处理,着力改善中心城区水生态环境

 

按照“适度集中、就地处理、就近回用”原则,优化污水处理厂布局,在居民集中居住的老城区,就地就近修建污水处理厂,同时要求新建小区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。对排污大沟实施清污分流等整治工程,改造排口263个,新建污水管网65公里,分离清水入河、污水入管,推动原有“末端兜底”向“前端减量、沿途分处”转变,南明河流域污水处理能力从试点前的99万吨/日提高至165.08万吨/日。将达标尾水作为生态景观用水回补南明河,每天向全流域提供150万吨生态补水,排污大沟每日分出清水3.6万吨入河,每年可节省跨域调补水资源5亿吨,有效解决核心段淤积重、水变黑、臭味浓等突出问题,河流自净能力得到强化。

 

三、注重集约高效,实现生态价值、经济价值、社会价值

 

坚持土地集约、资源利用、环境友好,新建的18座污水处理厂中有14座采用下沉式,地下修建污水厂,地上修建商业综合体、公园广场、学生公寓、体育场等设施,在有效解决传统地面厂臭气重、噪声大、防护距离不足的同时,节省管网建设、征地投资约15亿元,节省建设用地163.5亩,提升了污水处理设施综合利用价值,实现了城市生态“负资产”向“正资产”的转变。

 

四、挖掘流域文化,引领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新风尚

 

南明河沿线坐落着甲秀楼、翠微园、文昌阁等一批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,以及民族文化宫、贵阳大剧院、贵阳美术馆等一批现代文化地标。贵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脉和生态资源,将沿线山水、人文景观串联起来,把流域文化元素融入到群众休憩休闲的生活空间,建设六广门记忆馆、再生水科普馆等一批文化及科普教育基地,高标准打造了一批滨河风光,进一步彰显南明河人文底蕴,实现了文化特色与水城人景合一。

 

五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,全力打好南明河综合治理的人民战争

 

牢固树立宗旨意识,坚持党委领导、政府负责、社会协同、全民参与,发动群众参与整治、监督,每年发动近万名环保志愿者和市民开展“行走南明河”“保护母亲河”等活动,鼓励群众通过12369热线、“百姓拍”APP等多种渠道反映环保“痛点”,让市民“不做旁观者,要做参与者”。建立河湖大数据、“两湖一库”重要水源地监管平台,运用卫星遥感、无人机等,对河道和重要排污口精准监管。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技术、管理和资金等优势,2014年以来引入社会资本96亿元全程参与流域整治、运行和维护。

 

  • 分类:行业新闻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09-20 22:59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
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系列报道之五:出实招精准治理 南明河还清于民

清水河是乌江一级支流,新庄以上称南明河,流经贵阳市人口最为密集、商业最为活跃、生产生活最为集中的区域。随着工业化、城市化快速推进,南明河流域生态“欠账”增多,污染严重、水质恶化,中心城区段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,成为一条“失去生命的河流”。南明河治理既是环境问题,更是百姓关切。

 

近年来,贵阳市委、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,在省委、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坚决扛起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政治责任,以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为抓手,持续推进南明河流域综合治理,投入治理资金75.91亿元,新建18座污水处理厂,改造19条排水大沟。截至目前,南明河全流域25处黑臭水体全部消除,7条主要支流水质全部达标,溢流问题基本得到解决,中心城区段水质稳定达到Ⅳ类,部分区域达Ⅲ类及以上,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。

治理后的南明河

一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,坚持以重点流域治理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

 

紧盯污水直排突出问题,严守河湖生态红线。易地搬迁贵钢、贵铝、水泥厂等污染排放大户,采取“截污治污为前提,消除内源污染为保障,提升两岸环境质量为补充,恢复生态自净能力为根本”技术路线,实施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,沿河道打造湿地公园、休闲广场、滨水空间,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把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变成为百姓谋福祉的过程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 

二、突出分散处理,着力改善中心城区水生态环境

 

按照“适度集中、就地处理、就近回用”原则,优化污水处理厂布局,在居民集中居住的老城区,就地就近修建污水处理厂,同时要求新建小区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。对排污大沟实施清污分流等整治工程,改造排口263个,新建污水管网65公里,分离清水入河、污水入管,推动原有“末端兜底”向“前端减量、沿途分处”转变,南明河流域污水处理能力从试点前的99万吨/日提高至165.08万吨/日。将达标尾水作为生态景观用水回补南明河,每天向全流域提供150万吨生态补水,排污大沟每日分出清水3.6万吨入河,每年可节省跨域调补水资源5亿吨,有效解决核心段淤积重、水变黑、臭味浓等突出问题,河流自净能力得到强化。

 

三、注重集约高效,实现生态价值、经济价值、社会价值

 

坚持土地集约、资源利用、环境友好,新建的18座污水处理厂中有14座采用下沉式,地下修建污水厂,地上修建商业综合体、公园广场、学生公寓、体育场等设施,在有效解决传统地面厂臭气重、噪声大、防护距离不足的同时,节省管网建设、征地投资约15亿元,节省建设用地163.5亩,提升了污水处理设施综合利用价值,实现了城市生态“负资产”向“正资产”的转变。

 

四、挖掘流域文化,引领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新风尚

 

南明河沿线坐落着甲秀楼、翠微园、文昌阁等一批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,以及民族文化宫、贵阳大剧院、贵阳美术馆等一批现代文化地标。贵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脉和生态资源,将沿线山水、人文景观串联起来,把流域文化元素融入到群众休憩休闲的生活空间,建设六广门记忆馆、再生水科普馆等一批文化及科普教育基地,高标准打造了一批滨河风光,进一步彰显南明河人文底蕴,实现了文化特色与水城人景合一。

 

五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,全力打好南明河综合治理的人民战争

 

牢固树立宗旨意识,坚持党委领导、政府负责、社会协同、全民参与,发动群众参与整治、监督,每年发动近万名环保志愿者和市民开展“行走南明河”“保护母亲河”等活动,鼓励群众通过12369热线、“百姓拍”APP等多种渠道反映环保“痛点”,让市民“不做旁观者,要做参与者”。建立河湖大数据、“两湖一库”重要水源地监管平台,运用卫星遥感、无人机等,对河道和重要排污口精准监管。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技术、管理和资金等优势,2014年以来引入社会资本96亿元全程参与流域整治、运行和维护。

 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相关新闻

NEWS CENTER

30
2024-08
小黑点

鹤峰农污智慧监测项目

2024年8月我司中标鹤峰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(一期)EPC项目智慧监测平台及智慧监测设备采购
查看详情
30
2024-08
小黑点

黄苔治理船升级项目

内蒙古乌梁素海黄苔进行生态治理
查看详情
30
2024-08
小黑点

中机七号湿地实验区投放浮游动物

中机湿地完成清理底泥、草渣、荷花、小杂鱼、围网、水草种植等工程。
查看详情
扫码关注微信

扫码关注微信

邮箱:2058469085@qq.com 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徐东大街凯旋门广场B座2002室

Copyright ©  武汉市天泉慧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   鄂ICP备17029466号-1  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 武汉